欢迎来到晨曦免费分类信息网!
黄冈
切换分站
免费发布信息
信息分类
当前位置:黄冈晨曦免费分类信息网 > 黄冈热点资讯 > 黄冈娱乐新闻 >  中国男篮主教练李楠申请辞职怎么回事 李楠为什么辞职

中国男篮主教练李楠申请辞职怎么回事 李楠为什么辞职

发表时间:2023-09-03 08:48:05  来源:晨曦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网  浏览:次   【】【】【
               人口原理序   有一次,同一个朋友谈到葛德文先生《研究者》一书中论述贪欲和奢侈的那篇文章, 这便是本书的缘起。谈着谈着,便触及了社会的未来改善这一大问题。我最初坐下来拿 起笔,只是因为感到交谈还未能尽意,想更清楚地向朋友表达自己的思想。但题目一展 开,头脑中便涌现出一些以前从未想到的想法;由于觉得这一题目是大家极为感兴趣的, 人们会真诚欢迎对此发表的每一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见解,于是便下决心把自己的思想 整理成文,予以发表。   毫无疑问,若能收集到更多的事实来阐明主旨,则本书会比现在更加完善得多。但 是由于杂事缠身,很长一段时间几乎完全中止了本书的写作,而我又不愿比原计划大大 推迟出版日期(这也许是不慎重的),以致我未能专心致志地从事研究工作。但我认为, 已引证的事实已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我关于人类未来改善的观点是正确的。我目前认为, 证实我的观点只需作平易的陈述,并最简略地考察一下社会。   人口必然总是被压低至生活资料的水平,这是一条显而易见的真理,已被许多作家 注意到了;但据我所知,迄今尚没有哪位作家仔细研究过这种水平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而据我看,若不考察这一问题,便会极大地妨碍社会未来的改善。但愿在讨论这个令人 感兴趣的问题时,激励我的只是对真理的热爱,而不是对某派人或某派意见抱有的偏见。 要说明的是,我已阅读了一些有关社会未来改善的著作,我阅读这些书完全不是想要证 明它们是空想,但我所养成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也不允许我:为己所希望之事,即使无证据, 也相信,为己所不乐闻之事,即使有证据,也拒绝接受。   我对人类生活的看法具有忧郁的色调,但我认为,我绘出这种暗淡的色彩,完全是 因为现实中就有这种色彩,而不是因为我的眼光有偏见,或我生来性情忧郁。在我看来, 本书末尾两章概述的有关人类精神的理论,令人满意他说明了生活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 罪恶,但别人是否也这样认为,则要由读者来判断了。   倘若我能使更有才干的人注意到我所认为的妨碍社会改善的主要困难,并从而看到 人们克服了这种困难,即便仅仅是在理论上克服了这种困难,那我会欣然撤回我现在的 意见,而承认犯了错误。   1798年6月7日 ------------------   人口原理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相互对立的两派严重对立,使这一问题几乎不能指望得到解决—— 否认人类和社会的可完善性这一基本论点,从未得到过圆满答复——人口会带来什么样 的困难——概述本书的基本论点。   近年来,自然哲学方面伟大而意外的发现层出不穷,印刷术的普及加速了一般知识 的传播,执著而不受约束的探索精神在整个知识界乃至非知识界空前盛行,新颖而奇特 的政治见解把人搞得头晕目眩、目瞪口呆,尤其是政治领域发生的法国大革命,惊天动 地,犹如一颗炽烈燃烧的彗星,看来注定要给地球上畏缩不前的居民注入新的生命与活 力,或注定要把他们烧尽灭绝。所有这一切,使许多有识之士认为,我们正跨入一个充 满了重大变革的时期,这些变革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人类的未来命运。   据说,当前争论的重大问题是,人类究竟是从此会以加速度不断前进,前景远大得 不可想象呢,抑或注定要永远在幸福与灾难之间徘徊,作出种种努力后,仍然距离想要 达到的目标无限遥远。   然而,尽管一切人类之友都渴望结束这种悬而未决的状态,尽管勤于探索的人热望 得到每一道光亮帮助洞悉未来,可令人深感遗憾的是,就这一重大问题展开争论的双方, 却彼此冷眼相视,看法大相径庭。他们从未心平气和地思考对方的论点,总是不着边际 地争论不休,看来根本不可能在理论上取得一致意见。   现存秩序的辩护者往往把思辨哲学家一派看作是一群耍阴谋诡计的无赖,认为他们 鼓吹乐善好施,描绘更为美好的社会图景,只不过是为了便于他们摧毁现存制度,便于 实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者把他们看作是头脑有毛病的狂热分子,他们的愚妄想法和 怪诞理论不值得任何有理性的人注意。   人类及社会可完善性的辩护者则不仅仅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而是以更为轻蔑的 言词予以反击,指斥现存制度的辩护者为最可怜、最狭隘的偏见的奴隶,说他们由于受 益于现存制度便为社会弊端辩护,说他们或是为了一己私利而自欺欺人,或是因智力低 下,理解不了任何伟大而高尚的事物,他们目光短浅,根本容不得开明人士的见解。   在这种夹杂着谩骂的争论中,真理只会受到损害。争论各方真正的好论点得不到应 有的重视。各方都固执己见,不愿从对手那里取长补短。   现秩序的盟友不分青红皂白地谴责一切政治思辨,甚至不肯屈尊思考一下社会可完 善理论的基础,更不愿费力公平而不抱偏见地揭露其荒谬之处。   思辨哲学家同样在做损害真理的事情。他们的双眼只是盯着更美好的社会,用最迷 人的色彩描绘这种社会将给人类带来的幸福,肆无忌惮地用最恶毒的语言谩骂一切现存 制度,而不运用自己的才智想一想有没有铲除弊端的最好、最稳妥的方法,他们似乎没 有意识到,即便在理论上也仍存在着一些巨大障碍,妨碍人类向自我完善的境地迈进。   哲学上一条公认的真理是,正确的理论要由实验来加以证明。可实际上却会出现许 许多多阻力,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细小事情,就连知识最广博、最富有洞察力的人也几 乎无法预见到它们,因而在极少数问题上,未经过经验检验的理论也可以宣称是正确的。 但是,人们在尚未充分考察所有反对论点,尚未清晰而彻底地驳斥反对论点以前,却不 能宣称一种未经检验的理论是有根据的,更不能宣称它是正确的。   我已看到了一些有关人类和社会可完善的理论。这些理论所描绘的诱人图景,使我 颇感兴奋和愉快。我热望能实现这种给人带来幸福的改良。但据我看,改良的途中有一 些巨大而不可克服的困难。本文就是要说明这些困难,但同时我得声明,虽然这些困难 是击败革新派的因素之一,但我对此却丝毫不感到高兴,相反,我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看 到这些困难被完全消除。   我所要提出的最重要的论点,无疑并不是什么新论点。它所依据的原理在某种程度 上已由休漠作了说明,并已由亚当·斯密博士作了更详尽的说明。华莱士先生也曾提出 过这一论点,并把它应用于我们现在讨论的这一问题,尽管应用得也许并不是恰到好处, 或并没有从最强有力的观点应用它。也许还有许多我不知道的著述家提出过这个论点。 因此,假如已有人相当令人满意地回答了这一论点,那我肯定不会再提出它,即使我打 算从另一种观点提出它,这种观点多少不同于我迄今所见到的观点。   人类可完善性的辩护者为何会忽略这一论点,不大容易说清楚。我不好怀疑诸如葛 德文和孔多塞这样的人的才智,也不愿怀疑他们的真诚。在我以及也许大多数其他人看 来,这种困难似乎是不可克服的。可是这些公认的才智超群、眼光锐利的人却不屑于注 意它,坚持按自己的思路思考,热情丝毫不衰,信心丝毫不减。毫无疑问,我无权说他 们故意紧闭双眼,不看这种论点。相反,如果这些人忽视它的话,则无论它的真实性给 我留下多么深的印象,我都应怀疑其正确性。不过,必须承认,我们大家都非常容易犯 错误。如果我看到有个人频频向另一个人敬酒,而后者却视而不见,那我很可能会认为 他是个瞎子或太不懂礼貌了。然而更为公正合理的哲学却也许会告诫我,宁肯认为是我 的眼睛欺骗了我,其实根本不像我想象的有敬酒那回事。   在讨论这一论点以前,我必须声明,我已排除了所有纯粹的假设,所谓纯粹的假设 就是无法根据正确的哲学基础推论出的假设。某个著述家也许会对我说,他认为人类最 终将变成驼鸟。我无法适当地反驳他。不过,凡有理性的人都不会同意他的看法,除非 他能证明人类的脖子在逐渐变长,嘴唇在逐渐变硬,愈来愈往前突,腿和脚的形状每天 在变化,头发开始变成毛管。在能证明人类有可能发生如此奇异的变化以前,说他们变 成鸵鸟会如何幸福,说他们能跑得飞得如何快,说他们将蔑视一切小里小气的奢侈品, 而只采集生活必需品,因而每个人的劳动将减轻,每个人将享有充裕的闲暇,那肯定是 白费时间,白费唇舌。   我认为,我可以正当地提出两条公理。   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   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   这两条法则,自从我们对人类有所了解以来,似乎一直是有关人类本性的固定法则。 既然迄今为止它们未发生任何变化,我们也就无权断言,于今日为然者,于将来当不为 然,除非当初安排了宇宙秩序的神进行某种直接的干预,但眼下神为了创造物的利益, 仍按照固定法则操纵着世间的一切。   据我所知,还没有哪个著述家设想过在这个地球上人类最终将能够不依靠食物而生 存。但葛德文先生却推测说,两性间的情欲总有一天会被消除。不过,既然他声明,他 著作的这一部分进入了推测的境地,所以我在这里对此不想多加评论,而只想说,支持 人类可完善性的最好论据,是人类已摆脱了野蛮状态而取得了长足进步,且很难说这种 进步会止于何处。但在消除两性间的情欲方面,迄今却尚未取得任何进展,两性间的情 欲今天仍同两千年或四千年前一样强烈。现今同以往一样,也有个别的例外。但是,由 于这种例外的数目似乎没有增加,因而,若仅仅从存在着例外就推论说例外最终将成为 规则,规则最终将成为例外,则很显然,这种推论是很不讲究辩论的哲学方式的。   一旦接受了上述两项公理,我便可以说,人口的增殖力无限大于土地为人类生产生 活资料的能力。   人口若不受到抑制,便会以几何比率增加,而生活资料却仅仅以算术比率增加。懂 得一点算术的人都知道,同后者相比,前者的力量多么巨大。   根据食物为人类生活所必需这一有关人类本性的法则,必须使这两种不相等的能力 保持相等。这意味着,获取生活资料的困难会经常对人口施加强有力的抑制。这种困难 必然会在某地发生,必然会被很大一部分人口强烈地感受到。   在整个动物界和植物界,大自然极其慷慨大方地到处播撒生命的种子。但大自然在 给予养育生命种子所必需的空间和营养方面,却一直较为吝啬。我们这个地球上的生命 种子,若得到充足的食物和空间,经过几千年的繁殖,会挤满几百万个地球。但贫困这 一专横而无处不在的自然法则却可以把它们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植物与动物都受制于 这一伟大的限制性法则,人类虽有理性,也不能逃避这一法则的制约。在植物和动物当 中,自然法则表现为种子不发芽,害病和夭折;在人类当中,自然法则表现为苦难与罪 恶。苦难是贫困的绝对必然的结果。罪恶也是贫困很可能会带来的后果,因而我们看到 到处都有罪恶,但也许不应把罪恶称为贫困的绝对后果。可以通过磨殇道德,抵御一切 罪恶的诱惑。   人口增殖力和土地生产力天然地不相等,而伟大的自然法则却必须不断使它们的作 用保持相等,我认为,这便是阻碍社会自我完善的不可克服的巨大困难。与此相比,所 有其他困难都是次要的,微不足道的。这一法则制约着整个生物界,我看不出人类如何 能逃避这一法则的重压。任何空想出来的平等,任何大规模的土地调整;都不会消除这 一法则的压力,甚至仅仅消除100年也不可能。所以,要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过上快活悠闲 的幸福生活,不为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担忧,那是无论如何不可能的。   因此,如果我们的前提是正确的,则所得到的结论必然是否定全体人类的可完善性。   以上便是我所提及的论点的梗概,下面我还要仔细地加以考察。我想,经验,即一 切知识的真正源泉和基础,将肯定会证实该论点的真实性。 ------------------     人口原理 第二章   人口和食物增加的比率是不同的——这两种不同的增加比率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由此而使社会下层阶级的生活境况经常发生摆动——这种摆动为何不象预期的那么明显 一本书基本论点所依据的三个命题——根据这三个命题来考察人类迄今所经历的各种不 同状态。   我在第一章说过,人口若不受到抑制,会按几何比率增加,而人类所需的生活资料 则是按算术比率增加的。   让我们来考察一下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我想,大家都会承认,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至少就有记载的国家来说)的 风俗如此淳朴,生活资料如此充裕,以致早婚可以不受任何抑制——下层阶级不必为此 担心家用不足,上层阶级也不必为此担心生活水平下降。因此,在我们所知道的无论哪 一个国家,人口增殖力从未完全自由地发挥过作用。   无论有没有婚姻法,在天性与道德的驱使下,男人似乎总是倾向于及早爱上一个女 子。即使择偶不成功而有重新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只要不是毫无限制而极其不道德的, 就不会对人口产生影响。况且在我们现在假设的社会中,人们几乎不知道罪恶为何物。   所以,如果在一个国家里,人人享有平等权利,道德风气良好,风俗淳朴,生活资 料非常充足,无人为家人的生活担忧,人口增殖力可以不受抑制地发挥作用,那么,该 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就会大大超过迄今已知的人口增长速度。   同欧洲任何近代国家相比,美国的生活资料一直比较充裕,风俗较为淳朴,从而对 早婚的抑制也较少。我们发现,该国的人口每25年翻一番。   这种增长率虽说还未达到最高的人口增殖力,却是实际观察到的结果,因而我将把 它看作一条规则,即人口若不受到抑制,将会每25年增加一倍,或者说将以几何比率增 加。   现在让我们观察一下地球的任何一部分,比如这个岛国,看看它所提供的生活资料 能以什么比率增加。我们且先观察该岛国在现耕作状态下的情形。   如果我假定,通过实施尽可能好的政策,通过开垦更多的土地,通过大规模鼓励农 业,这个岛国的产量可以在第一个25年里增加一倍,那么我想,这便是所能作的最乐观 的假设了。   在第二个25年,决不能假设产量会增加到原来的四倍,我们对土地性质的全部了解, 不允许我们作这样的假设。我们所能想象的最大增加幅度,是第二个25年的增加额或许 会与原产量相等。这无疑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但我们且把这看作是一条规则,也就是 假定,通过作出巨大努力,本岛国每25年可以按最初的产量增加其总产量。即便是最富 于激情的思辨家,也不能想象有比这更大的增加额了。以这样的幅度增长,要不了几百 年,就会把这岛国的每一亩土地耕种得象菜园一样。   可是这种增加比率显然是算术比率。   所以,完全可以说,生活资料是按算术比率增加的。现在让我们把这种增加比率所 带来的结果放在一起来看一看。   据计算,我国的人口约为700万。我们假设现有产量刚好能养活这么多人口。在第一 个25年,人口将增加到1400万,食物也将增加一倍,生活资料与人口的增加相等。在第 二个25年,人口增加到2800万,而生活资料仅能养活2100万人口。在第三个25年,人口 将增加到5600万,而生活资料只能养活一半人口。在第一个100年结束时,人口将增加到 11200万,而生活资料只能养活3500万人口,剩下的7700万人口将得不到任何生活资料。   若有大量人口从一国移居国外,则可以肯定,该国发生了某种不幸的事情。因为, 除非原居住国使人实在不能安居乐业,或移住国有可能给人带来巨大好处,否则,很少 有人会离弃他们的家族、亲戚、朋友和战士,去异国他乡走居。   为了使我们的论点更具普遍性,较少受移居现象的影响,让我们来考察整个世界而 不是一个地区的情况。假设人口增长所受到的抑制已被完全消除。假设地球为人类提供 的生活资料每25年增加一定数量,增加额等于目前整个世界的产量。这一假设无异于承 认土地的生产力是绝对无限的,而且这种增长率要远远大于我们所能想象的人类努力使 生活资料能够达到的增长率。   设世界人口为任一数目,比如说十亿,则人口将按1、2、4、8、16、32、64、128、 256、512这样的比率增加,而生活资料将按1、2、3、4、5、6、7、8、9、10这样的比率 增加。225年后,人口与生活资料之比将为512比10,300年后,人口与生活资料之比将为 4096比13,两千年后,两者的差距将大得几乎无法加以计算,尽管到那时产量已增至极 高的水平。   若不对土地的产量施加任何限制,则土地产量会不断增加,超过人们所能指出的任 何数量;然而人口增殖力仍然占据着优势,要使人口的增长与生活资料的增长保持平衡, 只能依靠强有力的自然法则不断发挥作用,抑制较强大的人口增殖力。   下面我们就来考察这种抑制所起的作用。   就植物和动物来说,情况很简单。它们受强大的本能驱使而繁衍自己的物种,这种 本能不受理性的妨碍,或者说不会因为担心其后代的生活而受到妨碍。因此,由于不受 妨碍,繁殖力便得以充分发挥,随后其所造成的过分结果又因空间与营养的缺乏而受到 抑制,这在动物和植物中是共同的;而在动物中还要受到相互残食的抑制。   这种抑制对人类所起的作用则较为复杂。人受同样强大的本能驱使而繁衍自己的种 族,但理性却出面加以干预,向他提出这样的问题,即若无力供养子女,是否可以不生 育。在平等状态下,问题也许就是这么简单。但在目前的社会状态下,人们还会考虑另 外一些问题。若生育孩子,生活地位是否会降低?生活是否会遇到比现在更多的困难? 是否要更卖力地干活?若家庭人口很多,尽最大努力能否养活他们?是否会眼看着子女 受冻挨饿而自己又无能为力?是否会陷于不能自食其力的贫困境地而不得不依靠他人施 舍过活?   据认为,在所有文明国家,正是这些考虑会阻止而且也确实阻止了许许多多人遵从 及早爱上一个女子的自然命令。这种限制即使不是绝对会、也几乎必然会产生罪恶。不 过,在所有社会,甚至在最放纵邪恶的社会,合乎道德地爱慕一个女子的倾向总是十分 强烈,以致人口会不断增加。人口的不断增加使社会下层阶级陷于贫困,使他们的境况 永远也得不到明显的改善。   假设某个国家的生产资料,刚好足以使该国居民过安乐生活。在即使是最放纵邪恶 的社会中也可见到的增加人口的不断努力,会使人口的增加超过生活资料的增加。因此, 以前养活700万人口的食物,现在必须在750万或800万人口之间分配。结果,穷人的生活 必然大大恶化。许多穷人必然陷于极为悲惨的境地。由于劳动者的人数也多于市场所能 提供的工作机会,劳动的价格必然趋于下降,与此同时食物的价格则趋于上升。所以, 劳动者要挣得和以前同样多的工资,就得更卖力地工作。在这种艰苦时期,结婚会受到 严重阻碍,养家糊口也难上加难,以致人口处于停滞状态。在此期间,劳动价格低廉, 劳动者人数充裕,劳动者不得不更勤勉地工作,这些会鼓励耕作者向土地投入更多的劳 动,鼓励他们开垦新土地,对已耕种的土地施用更多的肥料,进行更全面的改良,直到 生活资料和人口恢复最初的比例。此时劳动者的境况会有所好转,人口所受到的抑制会 有所放松。劳动者生活境况的恶化与好转,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重演的。   这种摆动不会被肤浅的观察者注意到,而且即便是眼光最为锐利的观察家也很难估 计出这种摆动的周期。然而,凡是善于思考而又深入研究过这一问题的人都不怀疑,在 所有古老的国家,确实存在这样的摆动,尽管由于相反因素的作用,摆动的幅度要比我 的描述小得多,不规则得多。   这种摆动之所以不象预期的那么明显,之所以不那么容易被经验所证实,原因很多。   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所掌握的人类历史,仅仅是关于上层阶级的历史,而上面所 说的那种摆动却主要发生在另一部分人身上。关于这些人的风俗习惯,几乎没有可靠的 记载。要令人满意地记录下一个民族在一段时期内的这方面的历史,需要善于观察的人 花费一生很长一段时间,作不间断的细致观察与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成年人数与结婚 人数具有什么样的比例;限制结婚会使邪恶的风气盛行到什么程度;社会上最贫穷的阶 级与生活较优裕的阶级相比较,具有怎样的儿童死亡率;劳动的实际价格是如何变动的; 在某一时期的不同时间,社会下层阶级的安乐与幸福会发生怎样可以观察到的变化。   这样一部历史非常有助于说明经常性的抑制是如何影响人口的,并有可能证明上述 那种摆动的存在,尽管由于有许多因素起干扰作用,摆动的节奏也许是不规则的。这些 因素包括:某些制造业兴起或衰落,农业企业精神增强或减弱,年成好或坏,爆发战争, 流行时疫,实施济贫法;发明出减少劳动的方法而劳动市场却并未相应扩大,特别是劳 动的名义价格与实际价格发生差异,这种差异也许比任何其他因素更容易掩盖劳动者生 活境况的变动。   劳动的名义价格很少普遍下降,可是我们经常看到,当食物的名义价格逐渐上升时, 劳动的名义价格却往往保持不变。这实际上就使劳动的价格降低了,在此期间,社会下 层阶级的生活境况必然趋于恶化。但劳动价格的实际降低,却使农场主和资本家愈来愈 富。资本的增加使他们可以雇用更多的人手。所以工作机会增多,劳动价格因而会上升。 但是,在所有社会中,劳动市场上都或多或少地缺少自由(这要么是教区法造成的,要 么是富人容易联合而穷人不容易联合这一更普遍的因素造成的),这会阻止劳动价格上 升,使其下降趋势保持较长时间;也许一直要等到荒年,要求提高劳动价格的呼声太高 时,才不得不提高劳动价格。   劳动价格上升的真正原因就这样被掩盖了。富人们以为,他们提高劳动价格乃是在 荒年对穷人表示的同情和给予的恩惠。一旦年成转好,他们便竞相抱怨劳动价格未回落, 尽管他们只需稍微想一想,就会明白,若不是他们联合起来压低劳动价格,劳动价格本 来早就会上升的。   但是,虽说富人通过不正当的联合常常可以延长穷人受苦的时间,可是却没有哪一 种社会形态能在不平等的国度避免大部分人经常陷于贫困,或能在平等的国度避免所有 的人经常陷于贫困。   这一观点的真实性所依据的理论,在我看来是不言自明的,所以我觉得无法否认该 理论的任何组成部分。   人口没有生活资料便无法增加这一命题是极其明了的,无需再加以任何说明。   只要有生活资料,人口便会增加,所有民族的历史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占优势的人口增殖力若不产生贫困与罪恶便不会受到抑制,人们在人生经验中已饱 尝了贫困和罪恶这两颗苦果,而且产生这两颗苦果的物质原因似乎仍在起作用,这些都 为上述命题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   但是,为了更充分地证实这三个命题的正确性,让我们考察一下人类迄今所经历的 各种不同状态。我想,只需粗略地加以考察,便足以使我们相信,这些命题是颠扑不破 的真理。 ------------------      人口原理 第三章   简要回顾一下野蛮或狞猎状态——游牧状态或蹂躏罗马帝国的野蛮民族——人口增 殖力大于生活资料的增长力——北迁大潮的原因。   在人类最为原始的状态下,狩猎是主要的职业,是获取食物的唯一方法。生活资料 散布于广大地区,人口相对而言必然是稀少的。据说,北美印第安人两性间的情欲比任 何其他种族都弱。然而,尽管情欲较弱,北美印第安人的增殖力似乎依然总是大于生活 资料的增长力。任何印第安人的部落只要定居在土壤肥沃的地方,有了比狩猎更为丰富 的营养来源,人口就会较为迅速地增加,人们常常可以看到,当某个印第安人家庭居住 在欧洲人的居留地附近,采取较为舒适和文明的生活方式时,一个女人会生育五、六个 或更多孩子,尽管在野蛮状态下,每个家庭往往只有一两个孩子能长大成人。好望角附 近的霍屯督族人也是这样。以上事实证明,狩猎民族的人口增殖力要大子生活资料的增 长力,这种增殖力一旦能自由地发挥作用,便会顽强地表现出来。   尚待研究的是,能否在不产生罪恶或贫困的条件下,抑制人口增殖力,使人口与生 活资料保持平衡。   北美的印第安人,作为一个民族而言,决不能说是自由平等的。关于他们以及关于 大多数未开化民族的记载都表明,妇女对于男人要比文明国家内穷人对于富人,更完全 地处于奴隶状态。一半国民就象是另一半国民的奴隶,对人口产生抑制作用的贫困照例 主要是落在社会最下层阶级的身上。即便是在最原始的状态下,婴儿也是需要细心照看 的,但印第安妇女却不能给予这种照看,她们命中注定要经常迁徙,遭受种种不便与困 苦,命中注定要手脚不停地干各种苦活,为暴虐的丈夫预备好一切。她们有时在怀孕期 间有时背负着孩子从事这些繁重的劳动,必然经常造成流产,而且,除了最强壮的孩子, 其他孩子都难以被抚养成人。妇女除了遭受上述苦难外,还得加上野蛮人之间连绵不断 的战争,以及她们为了干活而不得不遗弃年老无助的父母,从而违背最基本的自然感情, 在整个这幅图画中都少不了贫困这一阴影。估计未开化民族生活的幸福程度时,我们的 眼睛不应只是盯着年富力强的士兵,因为一百个人当中才有一个士兵,他是绅士,是财 主,是幸运儿,不知经过多少努力,才产生了这么一个幸运儿,守护神使他免遭无数危 险,平安地长大成人。对两个国家进行比较时,须比较两个国家中最为近似的阶层,这 才是真正的比较。因此,年富力强的士兵应与绅士相比较,妇女儿童老人应与文明国家 的下层阶级相比较。   根据以上简短的考察,更确切他说,根据狩猎民族的历史,我们完全可以推论说, 由于缺乏食物,狩猎民族的人口是稀少的,如果食物增加,人口会立即增加,暂且撇开 野蛮人中间的罪恶不谈,正是贫困抑制了较强的人口增殖力,使人口与生活资料保持相 等。实际的观察与经验告诉我们,除少数地区和少数暂时情况外,这种抑制目前对所有 未开化民族都是起作用的,同时我们的理论表明,这种抑制所具有的力量一千年以前同 现在一样大,而一千年以后也不会比现在大多少。   关于人类进化的第二阶段即游牧民族的风俗习惯,我们所知道的情况比对未开化民 族的了解还要少。但欧洲各国以及世界上所有最富有国家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游牧民族 也不能逃脱生活资料匮乏造成的贫困这一普遍命运。生活资料匮乏象一根鞭子驱使西徐 亚牧民离开原来的居住地,象成群结队的饿狼一样四处寻找食物。受这一强大因素的驱 使,野蛮人宛如乌云从北半球各地集拢在一起,滚滚南移,搅得天昏地暗,最后遮蔽了 意大利的太阳,使整个世界陷于黑暗。这些可怕的后果长期而严重地影响了世界上所有 最富饶美丽的地方。追根溯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即人口增殖力大于生活资 料的增长力。   众所周知,游牧国所能养活的人口不如农业国所能养洁的人口多,但游牧民族却非 常可怕,因为他们具有集体迁徒的能力,而且常常不得不运用这种能力为畜群寻找新牧 场。拥有大群牲畜的部落,眼前的食物总是很充足。在绝对必要时,甚至可以吃掉母畜。 因而游牧民族的妇女要比狩猎民族的妇女生活得好。男子因团结协作而强悍勇猛,自信 有力量通过迁徙为畜群找到牧场,也许很少为养家糊口担心发愁。这些因素合在一起, 很快就产生了自然而不可避免的结果,即人口日益膨胀。于是便不得不更为经常和迅速 地迁徙。愈来愈广阔的地区被相继占领,他们周围的荒地也日益扩大。匮乏折磨着该社 会中不幸的成员,直到最后无法养活全体社会成员这一事实变得如此明显,谁也无法加 以否认。于是年轻人被逼着离开原来的部落,去开辟新的疆土,靠手中的利剑为自己获 得更好的地盘。“整个世界任凭他们驰骋”。这些胆大妄为的冒险家由于眼前的困苦而 躁动不安,心中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跃跃欲试,气势汹汹地要征服所有与其为敌 的人。所到之处,若是和平安宁的国家,他们便长驱直人。若遇到与其相类似的部落, 便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厮杀,他们拼死作战的勇气来源于这样一种见解:死是对战败的 惩罚,生是对胜利的奖励。   这种残酷的斗争,肯定使许多部落灭绝。还有一些部落很可能由于困苦和饥谨而自 行灭亡了。另一些部落则在其头领较为正确的领导下,日益强大,继而又派遣新的冒险 者寻求更为富饶的地盘。这种为争夺地盘和食物而进行的不间断斗争,消耗了大量生命, 但强大的人口增殖力却对此作了超量的补充,经常不断的迁徙使人口增殖力在某种程度 上得以毫无阻碍地发挥作用。迁居南方的部落虽说是通过连续不断的战争才占领了这些 较为富庶的地厦,但由于生活资料增多,人口和实力却迅速增加。到后来,从中国边境 到波罗的海沿岸的广大地区,便被许多勇猛强悍、富于冒险精神而又耐劳好战的野蛮人 部落所占据。一些部落保持了自己的独立地位。另一些部落则归属于某个蛮族酋长的麾 下,这个酋长带领它们从胜利走向胜利,尤为重要的是把它们带到了盛产小麦、美酒和 油料作物的地区,这些正是它们梦寐以求的东西,是对其辛劳的最好奖赏。阿拉里克、 阿提拉、成吉思汗及其周围的大臣们,也许是为了荣誉,为了赢得大征服者的名声而征 战不息,但导致北方未开化民族大迁徒,推动他们在不同时期挥师南下,侵扰中国、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