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晨曦免费分类信息网!
天水
切换分站
免费发布信息
信息分类
当前位置:天水晨曦免费分类信息网 > 天水热点资讯 > 天水娱乐新闻 >  你们城里人真会玩是什么梗 你们城里人真会玩什么意思

你们城里人真会玩是什么梗 你们城里人真会玩什么意思

发表时间:2023-09-03 08:48:25  来源:晨曦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网  浏览:次   【】【】【
编写说明 这套书是为课外(或业余)阅读而编写的。 通常,这一类型的书多是这样编的:首先对所推荐的书籍做一个内容简 介;其次介绍一下作者生平或时代背景;再次是阐析一番该书的思想内容、 或人物形象、或艺术特色等等;最后附录些书中的名言警句与精彩片段。 这样的指导是否最有效、是否真正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是很可 斟酌的。 我们在做一种新的尝试。这尝试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读书的恒久魅力在 于读书生活的本身。当一个特定的人与一本特定的书相遇时,两者间所构成 的那种交流与心灵经历,是最诱人的。我们所要展现的,不仅是书本身,而 且也是这样一种读书生活,并注重给予阅读方法的指导。因此,每个书目的 导读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而谈,而是强调感受独到的一己之得;不要求固定 套路的千篇一律,而强调个性独具的百花齐放。这种将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摆 进去的写法,可能会给读者某些读书生活的感染,从而激发其读书的兴趣。 书目的选择,我们参考了“希望书库”、“百部爱国主义优秀图书”和 教育部历年向中小学推荐的图书馆必备书目等内容,又结合青少年的实际, 兼顾各领域知识的全面与平衡,认真地选定了这批书目。“儿童版”以古今 中外经典性的儿童读物为主;“少年版”以较典范的普及性读物或选本为主, 旨在开阔视野,构筑进一步深入阅读的基础;“青年版”以人类文化史上的 一些经典名著为主,可使读者对人类文化与历史获得一些较深入而系统的认 识。按照这样一个过程读书,我们想是比较实际和有益的。因此,这套书所 指定的书目也可以作为个人购书或学校图书馆藏书的一个重要参考。 书中“导读书目”与“提要书目”的区分,并不是重要性与否的区分, 许多列入“提要书目”的书,在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与影响力其实并不亚于“导 读书目”所列的品种。进行这种区别,一是希望在有限的篇幅里纳入更多的 内容,以给读者提供一个更大的择书空间;另一方面也考虑了不同的书对不 同年龄读者的适应性或代表性。所列书目的版本,一则考虑到其较强的权威 性,二则顾及它对读者的适应性,此外也兼顾了所荐版本的相对流行性,以 使读者便于觅得。有些书版本很多,我们就不作具体推荐了。 读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而且也是最有效的思维训练。即便是在“多媒 体”、“信息时代”的今天,文字阅读所必须诉诸的那种想象力与形象再造, 仍是别的媒体所无法取代的。所以,读书生活永远不会过时。 哲学、心理学 [综合导读] 哲学的英文单词是 philosophy。philosophy 由两个希腊字构成, philo 意为爱,sophy 意为智慧,合成爱智慧。由此可见,哲学是诉诸人的理性的, 理性中的最高境界是智慧,哲学是智慧对世界的分析和探索。这种分析和探 索的动力是爱。所以,说到头,哲学是从感性出发抵达理性的。作为一种心 灵智慧的学问,我们把心理学也放到这一块中来,以使哲学智慧获得一种认 识论的深化。 如今哲学已经成为一门学问、一个学科、一种专业。在专业分工日趋细 密的时代,哲学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在外行人看来,它似乎是某些 智力优越者的专利,是某些深奥费解的高头讲章,它拒绝所有人间烟火,在 某个高远的云端用智者的目光俯视芸芸众生。 我想,这种理解要么是我们的一种误会,要么是哲学家们进了误区。在 我看来,爱智慧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素质。在此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可以称得 上是爱智者,也就是哲学家。哲学并非某些人享有的特权和专利,事实上它 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它时刻被人们体验、发现、爱。这种状态构成的是 一种哲学的生活。每个人都置身于这种哲学的生活中。此外,还有一种所谓 哲学的专业,它由一系列著书立说的哲学家及其著作学说构成。这是一个哲 学书的世界,哲学书的世界与人的世界息息相通,并从人的世界获得活力和 灵性。 人类文明悠久深远,积累而成的书的世界也堪称浩渺无边。哲学书和所 有图书一样,也有优劣之分。读哲学书和读其他书一样,也有循序渐进之说。 常规的想法,最初不妨读一些哲学史方面的著作。这些著作汗牛充栋,选择 时自然应找名家名作,如罗素《西方哲学史》、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就 是。哲学史著作在某种意义上可比作地图,它使一个哲学书的读者对哲学家 和哲学书的世界有了一个全局的认识。接下来他应该去占领一个个重要的地 区。何谓重要?某种哲学初始的东西和最有代表性的东西就可称重要。就中 国哲学来说,儒家必读《论语》,道家必读《老子》、《庄子》,法家必读 《韩非子》。这种源头性的著作一旦读过,就仿佛抓住了某种哲学的根本, 以它为本演化而成的庞大的哲学体系就可能迎刃而解。同样,某种哲学的代 表作,如启蒙主义哲学的《哲学通讯》(伏尔泰)、生命哲学的《作为意志 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存在主义哲学的《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 都应该是哲学的必读书。代表作好比某种哲学的顶峰,登上了顶峰,就等于 获得了俯视的高度,一切都变得一目了然、成竹在胸。 的确,读书既要有面的铺展、全局的把握,又要有体的纵深、奥义的索 解。读哲学更是如此。这一切其实都属于老生常谈,每个阅读者只有在读的 过程中才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神会与妙悟。 (黄伟林) [导读书目] 《西方哲学史》(上、下) [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上卷,马元德译下卷,商务印书馆出 版。 罗素说:哲学史已经很多了,但据我所知,还没有一部其目的与我为自 己所定的完全相同。 套用罗素的句式,我想说:哲学史已经很多了,但我所读过的,还没有 一部像罗素这部哲学史这样富有魅力。 众多哲学史都有着罗素曾经指出过的毛病:每一个哲学家都是仿佛出现 于真空中一样;除了顶多和早先的哲学家思想有些联系外,他们的见解总是 被描述得好像和其他方面没有关系似的。 罗素的哲学史则相反,他说:在真相所能容许的范围内,我总试图把每 一个哲学家显示为他的环境的产物,显示为一个以笼统而广泛的形式,具体 地并集中地表现了以他作为其中一个成员的社会所共有的思想与感情的人。 他认为:哲学家们既是果,也是因。他们是他们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 的结果,他们也可能是塑造后来时代的政治制度及信仰的原因。罗素坦率地 陈述他写作这部哲学史的目的:我的目的是要揭示,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 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份。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 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 应该说,这部由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近代哲学三卷合成的洋洋80 万言的《西方哲学史》是实现了罗素的目的的。它以翔实生动的材料和清晰 有力的论述,证明了作者的基本观点:哲学,从远古以来,就不仅是某些学 派的问题,或少数学者之间的论争问题。它乃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然而,这种富有个性和洞见的思想并未构成罗素这部哲学史的全部魅 力。作为一部哲学史,我认为,罗素不仅拥有与众不同的哲学观,而且拥有 大多数现代哲学家所缺乏的科学素养和文学才能。罗素常说:“哲学家太懒, 不研究数学,或太笨,不懂得科学。”这个评价实际上一针见血道出了现代 哲学家的通病。现代哲学家由于科学方面的无知,而满足于在自己营造的一 堆艰深概念中兜圈子,讨论问题缺乏一个宽大坚实的基础,表述的观点也往 往云山雾罩,含混玄虚。相比之下,罗素显得卓然不群,因为,他不仅是一 个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个数学家,他曾与怀德海合作,完成了三大卷巨著《数 学原理》,对20 世纪的科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此外,罗素又是一个举世瞩 目的文学家,一生中写了大量散文,甚至还出版过两部短篇小说集。由于他 在文学领域的造诣,他被授予瑞典皇家学院颁发的1950 年度的诺贝尔文学 奖。可以说,哲学,数学,文学是罗素一生驾驭的三驾马车,他驾驶着这三 驾马车,走过了一段漫长而且辉煌的路程。 一个人在一个领域取得成绩,这是容易理解的。一个人能在三个领域, 而且是跨度如此大的三个领域取得成绩,这在专业分工细密的20 世纪,堪称 奇迹。我们缅怀古典时代的大师,他们常常能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成就 于一身,在各种各样的领域显示他们卓越的智慧。然而,进入现代,人类的 智慧似乎已经高度职业化了,像罗素、爱因斯坦这种能超越专业领域,多方 面显示自身才能智慧的大师,已经凤毛麟角。正因此,他们的名字才能从他 们的专业领域超拔出来,成为人类最高智慧的象征;他们的精神才能从他们 生活的时代高高扬起,与人类各阶段的大师们的思想遥相呼应。 与众不同的哲学观,哲学、科学、文学全方位的博学通识,这一切已足 够说明罗素《西方哲学史》的巨大魅力,但我觉得还不够。我认为还值得指 出的是,罗素不仅博学、独特,臻于高远的精神境界,而且平易、求实,乐 于与平凡的大众交流。确切地说,《西方哲学史》不仅是一部令专家学者佩 服的书,也是一部让大众读者明白的书。罗素出身于名门贵族,但他的写作 从来不呈现高高在上、智力优越的姿态,他十分重视大众读者,尽可能把深 奥的哲学问题用平易朴实的论述加以表达,并努力选择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使 哲学变得生动和充满活力。瑞典皇家学院安德斯·奥斯特林在罗素诺贝尔文 学奖的授奖辞中就表达了这一看法,他说:“他论及人类知识和数学逻辑的 科学著作具有划时代意义,堪与牛顿的机械原理媲美。然而,诺贝尔奖并非 旨在肯定他在这些特殊科学领域里所取得的成绩。在我们看来,更为重要的 是罗素的著作为广大的公众所写,因而卓有成效的保持了大众对整个哲学课 题的兴趣。” (黄伟林)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著,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我上小学时,学校就开设有政治课。政治课中多少包括一些哲学内容。 上中学,则开设有哲学课。这哲学课一直开到大学。虽然我不是哲学专业的 学生,但哲学课却纠缠了我很多年。我把哲学当做一个想摆脱又摆脱不掉的 包袱。 然而,1985 年,也就是我大学毕业的第2 年,我改变了我对哲学的看法。 原因在于我买到一本刚刚出版的书,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本 书改变了我原来对哲学的认识。我没想到,哲学竟然是如此有魅力的一门学 问。 首先,是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传统的理解打动了我。他认为,“中国 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 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他认为,“专就中国哲 学中主要传统说,..它既入世又出世”;他认为,“照中国的传统,.. 哲学所讲的就是中国哲学家所谓内圣外王之道”。 显而易见,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彻底刷新了我原来从教科书那 儿获得的对哲学的理解。尽管教科书都强调哲学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但在我的感觉里,这所谓哲学都是离我们过于遥远的东西,它虽然正确到无 懈可击,但却与我们无关。冯友兰先生的理解一下把哲学从遥远陌生的国度 拉回到我的心里,或者说,因了冯友兰先生的指点,我发现原来哲学就隐藏 在我们心底。冯友兰先生这本著作把我们每个人心中必然存在的哲学感觉开 发出来了。 其次,是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历史的梳理打动了我。过去我一直认为 哲学是一种阐述普遍性的学问,是唯一绝对真理的代名词。然而,冯友兰先 生以从容冷静的笔调叙述了中国历史上各种哲学流派的发生和演变,探讨了 各种哲学流派的理念和方法。我因此始知哲学原来也是充满人情味和个性色 彩的学问。它并非高悬天际可望不可及的抽象说教,更非飞扬跋扈者专横霸 道的一元官腔。书中描述的所有这些哲学,一律来自中国哲学家丰厚的人生 体验,独特的个性思考和饱满的情感思维,它直接与具体的人生、性格、情 感相关。用金岳霖先生的话说,对于一个中国哲学家,“哲学从来就不只是 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在极端的情 况下,他的哲学简直可以说是他的传纪”。 再次,是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历史的阐释方式打动了我。原来我所学 的哲学都是抽象枯燥的高头讲章,于是,哲学给我的印象不过是由一系列抽 象概念集合的价值体系。是冯友兰先生这部著作使我第一次知道还能以如此 生动、具体、有趣的方式阐释哲学。这部著作不仅思路清晰,理念透彻,而 且穿插了诸多哲学家的生活故事和名言隽语。冯友兰以极其感性的方式来阐 述似乎极度艰深的理念,许多哲学史上诉说不清的问题在他的笔下变得灵性 盎然,妙趣横生,真正说得上是深入浅出。如今许多学者为了显示自己博大 精深,采取的是一种“拒绝阅读”的写作策略,似乎读者无法进入的文本就 是深刻的文本。然而,以冯友兰真正大哲学家的身份,他写这本著作却纯然 一付“亲近读者”的姿态,以平易的文字谈精深的道理。这番情景颇使我觉 悟,真正自信者平易近人,虚张声势者拒人于千里之外。 冯友兰先生说:“历稽载籍,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 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我以为,《中国哲学简 史》正是这样一部兼有才、学、识三长的著作。冯友兰先生著此书,本为写 给西方读者,意在通俗,易晓,娓娓可读。显而易见,这些愿望,都在此书 中得到了圆满的实现。 最后说一点,《中国哲学简史》最初是以英文本形式于1948 年由美国麦 克米伦公司出版的。此书出版后,又有法文、意大利文和南斯拉夫文的译本 出版,在欧美颇有影响。直到1985 年,著者的学生涂文光先生据英文本译为 中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本未采用传统的铅字排版工艺,全部文字 由国产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排版。这是我第一次读到激光照排 的图书。以完全现代化的手段来出版这样一部讲述中国传统哲学的著作,在 当时的我看来,真有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 (黄伟林) 《老子全译》 沙少海、徐子宏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灾祸呵,幸福的亲近伴侣; 幸福呵,灾祸的藏身之所。) 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这句话,并且能理解这句话所蕴藏的人生智慧。 这个简洁的对偶句把祸与福这对矛盾对立的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了明确有 力的表达,它使得中国人能在幸福到来之时保持平常心,而在灾祸降临之际 也不惊慌失措。 类似的人生智慧还可见于如下文字: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道满足,就不会受侮 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危险。)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多 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固执己见,所以事事物物看得分明。不 自以为是,所以是是非非判得清楚。不自我夸耀,事业才能有成就。不自高 自大,才能充当首领。正因为不跟别人争夺,所以天下没有谁能争得过他。) 这种人生智慧属于典型的东方智慧,若让西方人面对这些格言,他们或许会 觉得不可理解。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随便允诺别人的要求,势必很 少兑现;经常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常遇困难。)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执求不止而想事事满足,倒 不如罢手。捶砺不止而使之尖锐,不可能保持长久。金玉满堂,谁能守得住。 富贵而骄傲,自己给自己留下祸根。功成身退,才符合自然之理。) 以上几段文字均引自《老子》。《老子》一书充满了这种中国人心领神 会的人生智慧。事实上,在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中,我们常能看到这种人生智 慧的闪光。当然,作为一部意蕴深奥的哲学著作,《老子》的思想并不局限 在这种人生哲理的范围。在某种程度上,上述格言并非最典型的《老子》思 想。《老子》除了拥有这些常识性思想外,还拥有非常识性的思想。这些思 想出乎寻常又独具魅力,悖于常识又合乎至理。乍读之觉其荒谬,细玩之感 其深邃。随手征引几段: “五色令人目盲,五声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缤纷的色彩,使 人眼瞎;繁复的音乐,使人耳聋;鲜美的食物,使人口伤。)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错乱, 有贞臣。”(大道被废弃了,才会提倡仁义。智慧出现了,才有严重的诈伪。 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不和,才会提倡所谓孝慈。国家政治错乱,才有所谓 忠臣。)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灭绝聪明,抛弃智慧,人民将获利百倍;抛弃仁德,丢开义理,人民将回 到孝慈;摒弃巧诈,去掉私利,盗贼才能绝迹。)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 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故坚强处下,柔弱处 上。”(人活着时,躯体是柔软的,他死后躯体就变得僵硬了。草木活着时, 树干是脆弱的,它死后枝干就变枯槁了。所以坚强是通向死亡的道路,柔弱 是通向生存的道路。因此兵力强大了就会失败,树木强大了就会摧折。所以 坚强处于劣势,柔弱处于优势。) 这几段文字一看即知属于《老子》的思想专利。它们不仅显示了《老子》 思想的魅力,思想的深度,而且显示了《老子》独特的思想方法和思想气质。 《老子》思想不仅奇特,而且深奥。其开篇一段话:“道,可道,非常 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始。故常无,欲以 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 妙之门。”(道,说得出,就不是永恒之道;名,叫得出,就不是永恒之名。 无,用以称述天地之始原;有,用以称述万物之根本。所以,应该从天地永 恒之始原去观察道的微妙,从万物不变之根本去观察道的显豁。无与有同出 一源而名称互异,两者都称得上深远莫测,从有形的深远境界到达无形的深 远境界,这就是通向一切奥妙神秘的总门径。) 这段话可以说是整个《老子》思想的奠基石,是老子对其思想体系中基 本概念道、名、无、有的定义。两千多年来,人们对这几个概念作了各种各 样的诠释,至今未能达成统一认识。由此可见,老子的思想的确是玄之又玄, 即深奥玄妙之极。 正因为《老子》如此深奥玄妙,所以,后代人对它的理解也见仁见智。 有人把它当作哲学著作,有人把它当作宗教教义,有人把它当作治国策略, 有人把它当作用兵之道,自然,也有人把它当作人生指南。一部五千言的小 书,历经数千年弥久常新,数以亿计人读之皆能读出新意,凡用心者均能于 其中找到自己心有灵犀之处。可以说,《老子》是一部真正的奇书,虽然它 玄之又玄,但我们仍不妨读读它,这既是对我们理解力的一次挑战,也是对 东方神秘智慧的一次体验。 (黄伟林) 《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出版 孔子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司马迁曾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 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美国20 世纪80 年代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孔 子为十大思想家之首。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事迹的书。中国近古以来有四书 五经的说法,《论语》列四书之首。 据统计,在最重要的10 部世界名著中,《论语》被翻译的语种数量居第 二位。 作为一个中国人,若要对中国文化有深入了解,不能不读《论语》。或 者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哪怕他未读过《论语》,他思想深处,也积淀着某 些《论语》的精神。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这段话谈了学习、交友、做人三方面的道理,它常被作为中 国人谈论这类问题的口头禅。然而,说过这些话的人不一定知道,这段话恰 恰出现在《论语》开篇。 类似的格言在《论语》中比比皆是:吾曰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学而 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朝闻道,夕死可矣;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学而 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后生可畏;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 之后凋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 可以说,《论语》中许多言语已经成为中国人经常运用的成语、格言、 警句。这些成语、格言、警句代代相传,又内化为中国人为人处世、求知进 取的原则标准。 《论语》是用文言写成的,但这并不妨碍有初中文化以上的中国人去阅 读。因为,当你打开《论语》,你会发现其中许多话已被你说过,其中许多 思想正仿佛是你自己的思想。 《论语》是一部会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亲切的书,《论语》是一部会让 每个中国人感到似曾相识的书。正如西方人不会对《圣经》感到陌生,假若 你是一个中国人,哪怕你是第一次打开《论语》,你也会有一种回到家的感 觉。 长久以来,孔子给人一种固执、迂腐、板正的感觉。读了《论语》,你 会发现这种感觉完全是一种误会。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给我们提供的 是一个具有圆形性格的孔子,他好学、深思、爱好音乐,他执著、天真、富 有诗情。他是一位教育家,却丝毫不好为人师;他是一位哲学家,却从不抽 象艰深,故弄玄虚;他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但仍食人间烟火,纯然一个性情 中人。他说过: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他正是这样一个仁、智、 勇兼于一身的君子、圣人。 几千年来,为《论语》作注释的书,不胜枚举。影响大者,有何晏的《论 语集解》、朱熹的《论语集注》、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等。这些都是研究 《论语》的专门学者的必读书。作为一个普通读者,要了解《论语》,不妨 读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此书的目的在于帮助一般读者比较容易而正确地 读懂《论语》,并给有志深入研究的人提供若干线索。《论语译注》由原文、 译文和注解三部分组成。译文忠实原文、简洁流畅、通俗易懂,符合信、达、 雅的翻译标准,尤其适合一般读者阅读。注释旁征博引,完备周详,可以满 足专业读者需要。由于此书能适合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所以,自出版以来, 备受读者青睐,被许多大学文史哲专业列入必读书目,拥有较大的发行量。 而在我看来,青少年读者倘能阅读此书,在加强修养、陶冶性情、启发智慧、 了解传统文化和世事人生诸方面,利莫大焉。 (黄伟林) 《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柏拉图对话集》 余灵灵、罗林平译,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柏拉图是这样评价苏格拉底的:“我可以公正地说,在我们这个时代, 他是我所认识的人中最勇敢,也是最有智慧和最正直的人。”然而,苏格拉 底却死于他的同胞——像他一样热爱自己的母邦的同胞之手。《苏格拉底的 最后日子》收录的四篇对话:《欧梯佛罗》、《申辩》、《克里托》、《费 多》,以苏格拉底“在诉讼中”、“在法庭上”、“在狱中”、“最后一次 谈话”的事件顺序,集中、全面地记录了苏格拉底这一悲剧性死亡的历史事 件的始末,展现了苏格拉底作为一位真正的哲学家的崇高而伟大的人格魅 力,及其哲学思想的不朽意义。 自梭伦改革以来,雅典的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到了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雅典民主制进入它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的苏格拉底,年轻、有理想,他吸 取了雅典精神的精华,形成了为真理、为荣誉、为法律而献身的神圣信念。 可悲的是,深深影响苏格拉底的雅典精神,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失败和伯利克 里去世后,逐渐走向自己的反面。被败坏的雅典民主制变成了徒具躯壳的附 庸品。这一切使进入哲学反思的苏格拉底,决心如对待神赐的职责一样,挽 救沉睡不醒、病人膏盲的雅典。“这些年来,我把私事置于脑后,抛弃天伦 之乐,为你们的利益,整日奔忙,像父兄一样默默地照顾你们每一个人,敦 促你们专心向善..”这是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辩护词。但是为苏格拉底热 爱的母邦,却不能公正地对待这位一心追求善和真知而一贫如洗的老人。一 些将私欲看作比国家利益和人民幸福更高的执政者,被苏格拉底的正义的言 论激怒。于是,他们利用已不再名符其实的民主制度,作为绞杀异己的疯狂 的机器;而另一些善良的雅典公民,无法从雅典的辉煌记忆中清醒过来,苏 格拉底暴露民主制缺点的做法,刺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苏格拉底至死不妥 协和在法庭上居高临下的表现,更使他们把他当作雅典政府的敌人。 苏格拉底最后义无反顾地完成了他以死唤醒民众心智的悲壮之举。知其 不可为而为之,正是苏格拉底作为一个伟大哲学家的崇高表现。他是用一颗 忠诚的心与真的信念去重建雅典民主制度的根基,这一点已经使他远远高于 极力维护母邦民主外壳的一般雅典公民。 这四篇对话的另一意义,则是记录下苏格拉底思想的重要著作。苏格拉 底生前不立文字,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对话形式保留下他的思想。本书前三篇 对话,属于柏拉图早期作品,学术界一般认为此时期的对话基本表述了苏格 拉底的思想;而第四篇对话,则既有苏格拉底的思想,也掺入了柏拉图发扬 光大的思想。苏格拉底在古希腊哲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种承先启后的 作用。他改变了古希腊自然哲学在自然界中寻求世界终极原因的传统,首创 了在内心世界寻求终极原因的哲学传统。哲学从向外寻求统摄具体原因的终 极原因转为向内求索,从人类的心灵去说明,使哲学从宇宙学、物理学变成 了伦理学和人学。从此,哲学开始了新的发展。苏格拉底的哲学的意义便由 此呈现、闪耀出来了。 如果说苏格拉底的出现与死亡,对整个人类追求真理和正义的终极理 想,具有着非常的历史意义,那么,让我们就暂且将他散射光辉,普照黑暗 的那一刹那,也当作一个“人类之星闪耀的时刻”吧。 (梁丽明) 《智慧之路》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柯锦华、范进举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出版。 从书名上看,这似乎是一本教人如何聪明些的书,实际不是。《智慧之 路》是一本哲学书。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德国更盛产哲学。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恩 格斯,从尼采到海德格尔,德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位令世界瞩目的哲 学家,就产生一种全新的关于世界的哲学学说。 曾经有人对此进行研究和考察,其中有一个充满加工色彩的答案是:德 国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生活形式,即每逢周末,德国的商店、娱乐场所都早早 关门,一家人度周末。每当周末将到,许多人都提前买好足够的面包留着, 不然一到周末,在街上找不到可买东西的地方(正如中国人过春节,大部分 私营商店全关了门),行人寥寥。于是,一些读书人在周末来临之时,倚在 阳台上,望夕阳沉思冥想,这导致了德国人对哲学的兴趣和哲学在德国的发 达。 这种说法实在太缺乏说服力。但面对生活,我们应像德国人一样,积极 思索。德国人倚栏思索之时,中国人却凭栏相思。假如把相思与思索结合在 一起,世界的哲学可能不像现在这个样子,西方由于理性而令人生畏,东方 由于悟性而虚而又玄,无迹可寻。 《智慧之路》与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相比,实在是浅显好读得 多了。 雅斯贝尔斯不像康德那样,把他的一段文字读了三番五次还不知道他说 些什么,也不像海德格尔那样,小心翼翼推证,让人读起来大气不敢出,如 重荷在背。雅斯贝尔斯也推论,也思考,但他把推论和思考的最终目的放在 实际之中,十分实在。他说,“上帝并不存在”,“世界就是上帝”,“没 有所谓上帝的引导”。他还说:“没有绝对命令,因为我所服从的种种命令 都产生于时间中并处于变化的过程中。它们是由风俗、习惯、传统及服从性 所决定的,每一事物都是无限地依赖于其它事物的。”雅斯贝尔斯的哲学是 一种使哲学与人的生活密切联系的哲学,同时又是一种积极快乐而非悲观的 哲学。雅斯贝尔斯对人充满信心:人不依靠什么上帝而能使自己走向完满。 倚在栏杆边的德国人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时时对世界对人生以及其间 的种种关系认真思考,企盼能找到人类最合理的生存方式。 确实,面对人生和世界,我们不得不思考。而思考,正可使我们走上一 条智慧之路。 (梁启谈) 《超越自由与尊严》 [美]B.F·斯金纳著,王映桥、栗爱平译。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不自由,毋宁死”,这一名言为人共知。通常,生命的自由程度,人 的尊严的获得程度,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但社会发展到现在,它的文明 程度无疑比以往的任何一个社会历史时期都发达,事实上,人类并没有因社 会的文明的发达而得到了更多的自由。 斯金纳说,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尊严。所谓的自由只不过是 摆脱了有害的事物或不利的控制,而并非摆脱一切的控制。因此,无羁无缚 的自由是虚空的幻想,人感到无羁无缚之时,仍然处于社会环境的控制之中, 只不过这种控制和人的行为正好相切合,而人没有感受到控制而已。 斯金纳所谓的超越自由,简单说是要人们抛弃幻想中的绝对自由,或说 得残酷些,他提示人们,所谓的自由,并不存在。尽管这样明白直接的结论, 没有在书中出现,但这个观点可以在书中的字里行间读得出来。 尽管本书书名赫然写着“超越自由与尊严”,但斯金纳并不在书中大谈 如何超越,自由与尊严这样的文字也几乎被论述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关的褒 奖、惩罚等言词所淹没。斯金纳断然否定人的“自由”的美丽幻想,但他并 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只是把对人的关注的目光从遥远的虚空转到更贴近 人的现实中来。 人的行为根源是什么?人的行为被社会环境所刺激、控制和影响,也被 人的行为后果所影响。人无法达到不受任何控制而处于为所欲为的状态,如 果有,那也只是想象之中。因此,人应该抛弃那种想象之中的“自由”,而 把努力与奋斗放在如何避免和改变环境中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控制因素上,促 进并完善那些有益的控制。这就是斯金纳抛弃“自由”的理论。它没有了“自 由”的幻想所带给人们的美丽色彩,它
责任编辑: